惠民餐厅、自助仓储……城市更新中,老旧小区地下空间如何变身便民服务场所?

时间:2024-11-18 阅读数:950人阅读

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(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)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老旧小区的地下空间,可以用来做什么?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,腾退后的地下空间变身惠民餐厅和自助仓储,成为街坊邻居的便民服务场景。当曾经闲置的空间成为社区治理和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,老旧小区也焕发了新生。

从室外地上空间走进“61号院惠民餐厅”,一层除了一部直梯,看起来并无惊喜,但乘坐电梯来到负一层,会发现这里才是“别有洞天”――浓郁的饭菜香气,整洁有序的餐桌椅。若赶上中午用餐高峰,等候选餐的人要排上一小会儿队,这里106个餐位将迎来陆续而来的街坊邻居。

61号院惠民餐厅(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 供图)

二十多道凉菜热菜摆在橱窗里,价格在六元至十几元之间,主食、汤粥还可以免费续加。“我们这里每天的菜都不重样,所有菜都是厨师小锅现炒的,拒绝预制菜,为了让大家都能吃上新鲜热饭”,店长樊晓瑞热情介绍着。尽管刚营业四五个月,她对很多“老顾客”已经相当熟悉。餐厅日接待量超过600人次,提供早、中、晚三餐,营业时间覆盖全天,这也让樊晓瑞和店员有更多机会了解食客的需求。

樊晓瑞介绍:“我们在11:00-11:30推出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低油、低脂、低盐的适口菜品,11:30以后的菜品主要针对上班族,时间点正好能岔开。到了周六日,因为这里离学校比较近,小区里也有一些学生和儿童来就餐,所以我们还设置了儿童餐专用桌。”

惠民餐厅菜品每日不重样(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 供图)

家住复兴路61号社区的王阿姨家里四世同堂,上有九十多岁的老父亲,下有儿子和两个小孙女,惠民餐厅开业前,王阿姨总要为全家人的饭菜发愁。“你自己要买、还要做,最后还要收拾,一天都顾不过来”,王阿姨笑着说,这家餐厅解决了大问题,“现在又增加了鸡蛋羹,小孩能吃;还有各种粥,老年人的牙口不好,口味也适合。现在,我们几乎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,像我们家这么多人来吃,一般一顿50块钱就足够了。”

街坊邻居是惠民餐厅的主要目标群体(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 供图)

老旧小区里一处曾经闲置的地下空间,如今却能摇身一变,托起社区居民“舌尖上的幸福”。这一转变过程,涉及场地、资金、运营等诸多痛点难点,千头万绪,如何推进?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党委书记司文清告诉中国之声记者,解决老人买菜做饭不利索、孩子吃饭没去处等民生问题是初心;依托“大家商量着办”工作机制、积极撬动社会资源是关键。

“这可以算是社区治理的一部分,首先是引领物业服务企业,然后是管理辖区企业单位,立体地去打造社区”,司文清说,“我们要的是让居民吃上饭、让大家有地方去,但是光靠街道没有这么多钱,可能打造起来很难。如果能把这些力量都动员起来,这才是本事。我觉得企业一是要活,不能把它盘死了;二是根植于社区是实实在在的刚需,企业可以借此改变经营思路。从这个角度跟企业聊,我能干什么、你能干什么。所以这次是物业申请来的资金,给餐厅通水、通气、通电,物业要收企业租金,但租金是便宜的。”

61号院惠民餐厅(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 供图)

今年4月,复兴路61号社区党委召集北京万寿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、鼎诚惠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、辖区居民召开议事会,共同商讨决定利用社区现有服务设施、场地,再经过紧锣密鼓地装修改造,最终推出了“61号院惠民餐厅”。社会资源聚集的良性循环中,每一方都是“赢家”――社区帮物业规划了场地合理利用的新思路;物业找到了能够稳定提供租金的运营企业;企业依靠社区群众的刚需实现可持续的微盈利;居民则享受到了有温度的便民服务。

社区智能便民仓储(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 供图)

实际上,惠民餐厅并不是复兴路61号社区试水的首个地下空间改造项目。距离惠民餐厅不远的另一处约15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,则改造成了可以储物的“美立方”自助仓。老旧小区的空间资源相当金贵,许多住户或多或少都存在物品堆积、环境杂乱等问题,影响了社区的安全秩序。地下空间“延伸”出了便捷的生活功能,“美立方”自助仓共设置了175个大小不等的仓位。有了自助仓储服务,社区居民就可以将自家无处放置的物品寄存在此,每月的费用在150元至上千元不等。

地下空间“延伸”出的便捷仓储(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 供图)

其实,无论是惠民餐厅,还是自助仓储,都牵动着社区治理和城市更新的“神经末梢”。以老旧社区为落点,地下空间资源便民化改造的过程有哪些经验可循?“微更新、微改造、微创意”又将如何激活地下空间的活力与潜力?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党委书记司文清看来,老旧小区地下空间的改造有效盘活了各方资源,让新场景的运营变得更加可持续。

“我们像一个平台、桥梁一样,在后面把整件事推动起来,让企业盈利,他们才愿意有社会担当。撮合的时候肯定会‘挨撅’,人家会问‘凭什么’?但是现在好在有‘党建引领’,就是我引领你,但不是我出钱非要让你干什么。掏钱做这件事,即使做了,物业不一定说好,居民也不一定买账。而现在是我先开党员大会问居民‘咱们需要吗?’问企业‘你愿意干吗?’‘你干这个有什么好处?’一定要借势,再去借智慧,然后再去借财力。”司文清说。

“大家商量着办”(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1号社区 供图)

万寿路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炎坦言,对此前闲置地下空间的挖掘和改造并非易事,除了基层治理之外,还要通过制度和平台的力量统筹推动。

李炎表示:“地下空间想做出点成果来确实很难,因为需要跟相关的产权单位、物业管理部门、地下室的主管部门,包括消防、执法、公安、市场等部门协调,共同解决推进。通过街道搭建这个平台,把各方‘吹哨报到’给‘吹’过来,让各方主管部门提一些具体的要求,如果在规则之下能够运行,我们就积极往下推行,初衷也是为了便民、消隐,更能为地区企业创造一些效益。”

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居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伟分析认为,复兴路61号社区地下空间改造案例的背后,是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运营机制的联动创新,它在科学合理利用存量空间资源、提升社区品质和活力的探索上形成了宝贵经验,也启发着更多街道和社区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改造项目,来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
王伟指出,从功能的转变来看,过去广泛存在于老旧小区中的地下储藏空间正面临新的盘活需求,但在盘活资源的过程中,必须科学规划、统筹考虑。

“第一是安全,要考虑到消防安全和结构安全,在改造利用过程中,必须要有完善的消防设施、规划合理的疏散通道,改造利用前要对结构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有效加固。第二要考虑功能规划和需求匹配,了解居民最迫切需要哪些服务和功能,为后续运营带来比较长效的状态。第三是设施的配套和环境的优化,主要涉及通风和照明,要有有效的防潮除湿措施,来确保空间的相对干燥和舒适。最后就是产权和管理责任,界定地下空间的产权归属,避免因为产权不清而导致的改造和使用纠纷,是由社区居委会、物业公司还是引入专业的运营管理公司负责?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,来确保地下空间的正常运营和长期维护。”王伟介绍。

王伟表示,从实践来看,被再次利用起来的地下空间,能够迅速转变为居民生活与公共活动的重要载体。而如何将经验进一步细化,通过对地下空间活力与潜力的挖掘,最终为城市中人与人的联结提供更多可能的平台,则是更为长远的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