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访人保再保险党委书记、总裁张青:建设国际再保险中心需要汇聚行业力量

时间:2024-10-31 阅读数:175人阅读

自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建设启动以来,在各级政府和保险行业的共同努力下,功能区建设跑出了“临港速度”。

10月23日,记者从2024上海国际再保险会议上获悉,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、人保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正式获批入驻,填补了此前功能区缺乏专业再保险机构的空白,进一步提升再保险交易生态圈集聚力。如何建设好上海国际再保险金融中心?国际化面对哪些挑战?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对人保再保险党委书记、总裁张青专访时谈及了这些问题。

人保再保险党委书记、总裁 张青

张青表示,金融的本质作用是服务经济体系循环,通过增强行业韧性,降低波动性,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,再保险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产业链稳健运营,增强风险韧性,这也与中央对保险业发挥稳定器和减震器的根本要求深度契合。从国际经验看,再保险中心往往是金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配,建设好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,是落实中央精神、建设金融强国,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

如何建设好上海国际再保险金融中心?

“建设好上海国际再保险金融中心,关键是如何吸引全球资源共同参与进来”,张青认为,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,需要发挥好保险的“聚集效应”,本届论坛上官宣的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、中再和人保再的获批入驻,都是在资源聚集方面取得的成果。

张青表示,“上海国际再保险金融中心要利用好中国经济蓬勃的实际需求,在目标牵引的同时,更多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,更进一步的解放思想,把服务做得更好,通过服务能力的提升,汇聚更多的资源,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。”

在当前的全球金融中心格局下,张青认为,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金融中心要专注以下三个方面。

一是从资本角度看,各类市场主体都追求安全稳定的回报,中国对保险业的监管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,这是我们汇聚耐心资本的优势,要发挥好中国的政策优势;

二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,不同的市场主体对于风险的判断存在主观差异。中资机构可以发挥自身在人文层面上的优势,比如中国市场的网络的价值,能更好地挖掘中国特色,更好地服务中小保险公司;

三是尊重外资机构保险领域的长期经验优势,在技术层面互相学习,互相借鉴。

再保险机构“走出去”面临哪些挑战?

对于走出去面临的挑战,张青表示,人保集团对支持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是非常重视的,人保财险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成立的一个主要目的,也是要统筹资源,做好风险管控。目前,人保财险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在10月15日前完成全量国际分入业务的交易信息录入,规模超20亿元,场内业务规模跃升至第一。

“从人保再保险的角度来看,在做国际业务分入的时候,也是在不断建设海外的服务网络。”张青告诉记者,这个过程中,人保再保险始终致力于和当地保险机构建立伙伴关系,逐步搭建海外朋友圈和服务网络。

但国际化并非易事。张青指出,在做国际业务的过程中,也面临满足当地合规的要求和文化的差异。人保再在业务开展过程中,也经历了一些挫折,是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,以更高效率的交易逐步建立起了信誉,才实现了国际业务品质的大幅提升

对于国际化发展目标,张青强调,国际化还是要坚持“能力先行”,核心还在于提升风险认知能力,“保险本身也是规模和效益是统一的,没有规模不会形成平衡,但是追求规模往往会达不到盈利的要求。”张青如是说。

此外,记者还就如何看待科技保险发展进行了采访。作为行之有效的管理风险的市场化运作机制,我国保险业在科技保险创新中展开了探索。比如,支持开展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试点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,开办知识产权保险、首版次软件保险,积极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性风险管理和保险解决方案。

作为再保险机构负责人,如何看待科技保险的发展?张青表示,“科技保险很重要,国家希望通过金融信贷手段保险手段,让科技公司更有蓬勃的能力,从保险的角度而言,科技企业面临的风险有失败、意外、责任等,目前的关键还在于缺乏经验数据。”

巨量的研发投入、研发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失败、市场对新产品的认可度,以及与进口产品的技术差距和竞争态势,都存在诸多变数,风险非常大。在张青看来,保险原理回归本质,第一是数量的平衡,第二是区域的平衡,第三是时间的平衡,还有一个最根本的是资金的平衡。

“市场经济的本质上讲是通过聚集,实现技术突破,最后成本摊薄。但在没有突破之前,需要一些先导资金进入。从融资的角度来说,银行和证券是主力,保险也可以提供一些杠杆,但主要通过提供风险管理,降低波动来降低成本,比如5—10年的质保来提高创新产品的吸引力,降低高科技首发产品价格。建议进一步给予一些科技保险税收的优惠。”在张青看来,科技保险不能一哄而上,也要做好对敞口资本的规范